魏真书记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科学发展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河南体育学院,1960年更名为郑州体育学院,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郑州体育学院旧址上建立河南省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经国家教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与郑州大学联合办学,成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时间:2009年4月7日
地点:郑州市惠济区银河街2号
人物:魏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记者:杜赢 夏琳
通讯员:高兵
大河网:魏书记,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郑州大学体院学院作为河南唯一一所体育院校,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学院现在发展得非常快,请您先介绍一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基本情况。
魏书记: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郑州体育学院。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郑州体育学院旧址上建立河南省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经国家教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与郑州大学联合办学,成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几十年来已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5000多人,国内外知名运动员近千人。
学院目前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八个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又有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点获得批准。1999年经主管部门同意又设置了河南省武术青年队和为省优秀运动员培养后备人才的中专部。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国家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30多人。在校本、专科学生近5000人,武术青年队、中专部学生及各类成人学员1000多人。
郑州大学体院学院党委书记魏真
大河网:魏书记,您一直从事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全党理论建设的里程碑,您是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
魏书记: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对于科学发展观,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其他发展的关系。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这个需求还不能满足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并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这三个根本问题。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回答这三个问题:“为谁发展”,简单来说为了人民,为了群众的利益,发展是目的是为了人民;“靠谁发展”,我们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和原动力;“如何发展”,就是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多种要素和方面,达到当前与长远的统一,人与物的统一。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贫困生资助仪式
大河网:党建工作最重要就是抓落实,学院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魏书记:这个我简单用八个字来概括: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当前,高校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把搞好这八个字的内涵,处理好三个关系。
规模:高校的规模简单来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规律,比如师生的比例,学生与学校设备的比例,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比例等等。虽然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门槛,但现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仍然有着迫切的需求,规模发展还是必须的,尤其是对我省的高等教育来讲。
质量:高校质量就是高校的生命,就是“高校的品牌”。质量的高低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来体现的,但根本标志还是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是衡量质量的具体对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个“好”字就是质量。当然,“质量”也还有“特色”的内涵,有特色的教育和学校也算是有质量。
结构:结构在学校具有重要功能。至少有一下几种:管理结构(包括党委、行政、学术、职代会等),学科与专业结构(包括布局、轻重、主次等),教学与科研结构(包括学校的类型界定),教职工生结构(比例、学历层次等),教师与人才队伍结构(年龄、职称、学历、性别等)。每所学校有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效益。我院紧紧围绕“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位一体高水平的体育院校”的奋斗目标,大体的教学占70%、训练占10%、科研占20%。
效益:大学要有三重效益。政治效益是占第一位的,是德育为先;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政治的内涵很广,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社会效益是第二位,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用人才;经济效益是第三位,学校不是企业,高等教育不是产业,而是逐步向良性发展的目标靠近,减少学生、社会和政府的费用压力;政治、社会、经济的三方面联合,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完整的办学效益。
这“八个字”还构成三个关系。一是“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要规模服从质量;二是“结构与效益”的关系,应当说是结构服从效益;三是“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前三者都要服从与效益,以效益为最终办学标准,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高校足球挑战赛冠军与“峰之队”友谊赛
大河网:作为河南省体育事业的领军学校,学院今后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魏书记:当务之急,我们要以实践发展观为知道,着手制定学院新一轮的十年规划;二是我们要破解资金难题,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我们要通过一些教育贷款、社会贷款、银行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三是体制的问题,我们得益于这个体制,但也受制于体制,我们正积极尝试探索一种趋利除弊的办学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四是人才的引进,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我们打算把今年作为“人才和博士引进年”,预计引进一批博士,同时我们加大力度,培养现有的人才。
体院学子参加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志愿者
大河网:今年建国60周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了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学院是怎样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
魏书记:这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的话题,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有太高的奢望,不要不切实际,过于理想的选择工作,不要给自己制造难题,大学生要“降低期望值”。
这好比体育运动的弹跳原理,“当你蹲的越低时,弹跳就越高”,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放宽心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大学生比的是人生几十年的奋斗,而不只是毕业后的几年,你的人生将来究竟是怎样的,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学生要结合自己自身的条件,家庭情况,自身的性格,来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定一个长远的目标。
学校要认真做好三件事,第一是“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这两项工作,这是根本的有意义的事情。第二是要广泛搭建“就业渠道和平台”,提供信息等;第三还要为大学生掌握和获取各种资格证书创造条件,但我认为第一项工作最为重要。
大河网:我院曾培养出哪些优秀体育人才?
魏书记:我院办学五十年来已培养各类体育人才12000多人,培养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巫兰英、贾占波、孙甜甜、牛安林、丁杰、王二平等国内外知名运动员1000多人。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产业开发、全民健身、运动技术创新和河南地方体育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甜甜(下图左)是我院运动训练专业2003级学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双打项目比赛中摘得金牌。贾占波(下图右)是我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50米步枪3x40项目冠军。
体院学子贾占波、孙甜甜获取奥运冠军回母校探望
大河网:请您结合我院办学特色来谈谈大学生就业趋向?
魏书记:我校的就业率在高校中属于中等偏上,我校的大多学生毕业后都从事社会体育工作者,例如:公务员、管理、体育产业等;或者在学校任职体育教师;也有不少的学生在企业、事业单位或军队。武警等部门做了体育骨干。
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体育现代化。我国未来体育将向社会化、多样化、商业化、职业化进一步发展。竞技体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将发生转变。对美的享受和追求也愈来愈强烈,内容也愈来愈丰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将会加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闲暇时间大大增加,加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求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要求“锻炼充实,发展和完善自身”。因此,相信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一定大有用武之地。